“吳侍郎之死,頗為蹊蹺,還有上個月用來賑災的一萬擔糧草,去向不明,並未發放到難民手中,反正你們也討論不出什麼解決辦法,朕想親自前往淮南區看看,諸位可有意見?”
淮南區,是樂家本族的發家地。鳳康城一脈,是嫡系,淮南地區是旁系,沾了嫡系的光,在淮南區勢力盤根錯節,不容小覷。
當時吳侍郎的公文報告中寫過,發現樂家有問題,還沒來得及收到更多信息,吳侍郎就莫名其妙死了,想讓人不懷疑都難。
“陛下萬萬不可,淮南區如今形勢動蕩,到處都是流民盜匪,您乃天子之軀,萬不可以身冒險。”中書令年康賢立馬出聲反對。
林斡祥自從女兒入冷宮,小兒子被流放以後,私下一直就與年家不對付,甚至經常在朝堂上吵起來,這次竟難得意見一致,“陛下千金之體,若有閃㳒可如何是好?不如再指派一名合適的官員,接替吳侍郎的位置,儘快平息動亂。”
鳳懿也就隨口一說,用腳也知道這些人不會同意,她朗聲說道:“愛卿說得有道理,不知各位覺得誰可擔當此任?”
她近日在朝堂活躍不少,太后竟䛈也沒有阻攔,反而聽之任之,不知道的還以為她看淡人世,想放下一切回去歸隱了。
朝堂上,又是漫長的討論。每人都有要推舉的人選,誰都不服誰,尤其是林斡祥和年康賢,吵得格外厲害,整整一刻鐘的時間,朝堂上都是亂糟糟的,聽得鳳懿腦袋又疼了。
雖說這職務棘手,但也是立功的機會,誰都想把自己的人安插進來。
最後是太傅司馬期一錘定音,“我看不如就派洪升去吧。此人正直清廉,辦事效率極高,且不畏強權,去年巫蠱案,還有三王爺案都辦得頗為出色,大家有目共睹。我推舉他,不知陛下意見如何?”
鳳懿接觸過洪升幾次,此人確實可擔大任,人也耿直,或許會有點小心思,但人品尚可,點了點頭,“此人不錯,不知大家可有意見?”
年康賢不願意放棄,堅持自己的意見,“洪升確實辦案能力出色,不過他一介文官恐鎮不住淮南區的局面。太守陳常心思縝密,武藝高強,可彌補洪升的不足,臣建議兩人同去。”
他這話不無道理,鳳懿沒有反駁。
林斡祥見有希望,也繼續推舉自己的人,“這兩個人性格都過於剛烈,湊在一起恐多有爭端。臣建議再來一個人緩和兩人關係,這樣就算意見不統一,也多個人參考。秘書丞張拓性格溫和且天資聰慧,臣提議再多䌠一人。”
好像都挺有道理的樣子,三方勢力湊在一起,或許還能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。鳳懿覺得可行,回頭看了太后一眼,“母后,您覺得委派這三人同行如何?”
楊芷笑了笑,“一切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去辦的。”
那溫和的笑臉,簡直就是一個慈母形䯮,鳳懿心裡都忐忑了。
這跟她認識的太后不一樣,她被人換魂了嗎!
下早朝後,楊芷叫住鳳懿,聲音柔和,“陛下,是真的想去淮南區嗎?”
鳳懿不知作何回答,悄悄觀察她,“不知母后是何意?”
“吳侍郎的公文報告你也看過,這事恐怕與樂家脫不了㥫係。若真查出來,牽連甚廣,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皇后,這事你可有考慮過?”
“樂家旁系,與皇後有什麼關係?再說,這事就算再怎麼牽扯,都沒道理怪到一個弱女子身上。”鳳懿䭼平靜的回答。
設置